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2013 平成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日 Sunshineの四条通


(這樣的標題有像流行歌嗎?)

起來速吃了東横イン的早餐,然後先到旅館隔壁的新玉津嶋神社跟神明打個招呼,這是從第一次自助到日本時就養成的習慣了。新玉津嶋神社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歌人藤原俊成勸請紀伊國玉津島神社的神明,在自家宅邸內建立的,雖然曾經數度燒毀重建,但現在的位置應該跟最初差不了多少。(就說日本好猛阿,隨便一所小不拉機路邊神社就能挖出上千年的身世。)

昨天出門太早神社門都還沒開,今天時間剛好。
社域很小,格局非常擁擠的神社。不過也是因為這樣,跟正殿的距離非常接近,可以很近的仔細觀察正殿的細節。這座正殿是採用屋頂呈「ㄟ」字形,正面屋頂向前弧狀延伸,長過背面的「流造」。是最多神社正殿所採用的建築樣式。
說不定已經有人看出來這座正殿跟哪裡很神似了。對拉就是下圖的桃園神社,桃園神社的正殿就是採用流造。神社的建築形式是很死板的,沒什麼變化空間,不過桃園神社倒是有個跟上面新玉津嶋神社明顯的差異,就是用彎曲如蝦形的「海老虹樑」連接了前方拜殿的長廊。
桃園神社 正殿
被停車場、住商大樓包挾的狹窄神社內,也暗藏了如此具有傳統和風美感的畫面阿。題外話,我覺得台北市內某些隱藏在鬧區中的廟宇感覺也不錯,有種與外界隔絕的古意。拜完以後,坐公車到四条河原,稍微搜索了一下這一帶的史跡點:江戶時代,土佐藩在京都的藩邸就位於這附近。

先是在一條巷子內找到了岬神社。這座稻荷神社最初建立在鴨川上一個沙洲的岬角,所以叫做岬神社。江戶時代土佐藩邸建立後,因為遷入了藩邸境內,所以後來就被稱為土佐稻荷了。
看到右下角的異物了。這裡有兩三頭貓在晃來晃去,已經把這座神社當成自己的地盤了,果然貓都喜歡神社。

外面看貼了張告示寫說請勿隨意餵食。事實上也不需要,因為貓是比狗更加保留有捕獵本能的肉食性野獸。
因為龍馬出身土佐藩,所以這裡也拿龍馬來土佐沾光一下。其實龍馬在京都時基本上是不待土佐藩邸的。他原本就身負脫藩之罪,躲人都來不及,被赦免以後還是個性飄撇不喜歡跟那些假掰上士作伙所以都住外面。但也就是因為這樣缺乏藩方的保護傘,所以才被刺客逮到機會。

岬神社前面轉一個彎,在高瀨川邊的這座已廢校的小學校舍,就是江戶時代土佐藩邸的所在地。喔對了來略提一下高瀨川,其實它並非自然的河流,而是江戶初期挖掘的運河。之所以提這個是要說其實過去台灣也不乏像下圖這樣的城市美景,著名的例如台中綠川,只是國府據台後大都被填平當馬路了ㄆㄆ。
後來這裡成了學校用地,目前的建築是昭和三年(1928)年興建的舊立誠小學校,這座學校後來因為受少子化的影響而廢校,校舍目前似乎是作為文化設施使用,內有電影院和劇場之類的,大概類似台北光點這款吧。
大體上以直線為主的外觀,從玄關處往上延伸的這一塊區域則使用了若干Art deco風格的裝飾,視覺上雖然簡單卻時代感滿載,如果出現在台灣可以說是長得一臉欠拆欠都更樣,真sad core。

回到四条通上,前方就是鴨川與四条大橋。右手邊還有著名的東華菜館。
大正十五年(1926)由米國建築師William Merrell Vories建造,據說裡面還有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電梯。其實最初是西餐廳,戰後才轉讓給中國人開中菜館。

雖然只有局部裝飾應用了巴洛克元素,而並非全體都遵循巴洛克建築的樣式,不過這風格還真是超浮誇,超巴洛克阿。不只是常見的波浪、曲線而已,連羊頭,魚貝等很具體的形象都塑造出來了。
在對岸有一座和風建築與這棟超浮誇洋樓隔著鴨川對望,歌舞伎劇場,京都四条南座。

過橋後又看到一棟顯眼的大樓,雖然沒有像東華菜館這種浮誇的巴洛克裝飾,但是黃色面磚和頂端塔樓的特殊線條還是讓人強烈感應到他的歷史感。大正五年(1916)建造的菊水西餐廳。
來到四条大橋東側的橋頭,在這裡當然要向史上第一位實現日本巡迴表演的巫女偶像膜拜!出雲阿國!
出雲阿國是戰國時代末期,出身於出雲大社的巫女。為了募集維修出雲大社的經費,於是她與巫女眾在諸國之間展開了巡迴表演。表演的內容是念佛踊,也就是一面敲擊鑼鼓吟唱佛經,一面舞蹈。但是阿國改良了這種傳統技藝,加入了戲劇性,還有女扮男裝、奇裝異服、西洋打扮等豐富元素。根據史料記載,阿國的巡迴不只是在民間演出,還進入了御所,很可能是在朝廷公卿甚至天皇面前表演。於是乎阿國被後世公認為歌舞伎始祖。

等一下,戲劇性、女扮男裝、奇裝異服、西洋打扮,而且還集體、巡迴:
有沒有影!所以阿國不只是歌舞伎始祖,更是偶像團體之祖!而且還不只是偶像,出身於遠離日本中樞的出雲的阿國,更是地元偶像之祖阿!不知道48集團的團員們有沒有好好在拜阿國的。

剛剛提到的南座就在阿國銅像的斜對面,門口就立了一座「阿國歌舞伎發源地碑」。
近看南座。

四条通繼續走到底,就是八坂神社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