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平成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 DAY5 住吉大社

要到住吉大社,照理說應該要來去坐看看阪堺線的路面電車才對。不過今天要去的點都四散在各處不在同一條路線上,看地圖菊得好像會花很多時間在交通上的樣子。為了節省時間結果還是菊定搭一般的電車過去。從南森町搭堺筋線到天下茶屋,再轉南海本線到住吉大社駅。在神社前看到的這個就是路面電車惹。
先說結論,住吉大社絕對是到大阪必去的一級景點。

住吉大社傳說是在西元211年由神功皇后建立,祭神為住吉三神-底筒男命、中筒男命,表筒男命。這三神是伊邪那岐命從黃泉國歸返後,在海水中進行除穢的禊祓儀式時所生出的神明。到了神功皇后的時代,三神顯靈指引已懷孕的神功皇后親征朝鮮,並保庇她凱旋並順利產下日後的應神天皇。於是神功皇后就在這裡建立了神社祭祀三神,後來,神功皇后本身也被列入了祭神之一。

走進鳥居會先看到兩側的繪馬亭。繪馬其實分成大小兩種,除了一般在神社裡面買來當紀念品或寫上祈願掛在神社裡的以外,還有這種跟匾額一樣的大型繪馬。
因為是海神,所以受到海軍崇拜也是理所當然的。查了一下得知加古是古鷹級重巡的二號艦,1942年在所羅門海戰中被米軍潛水艦擊沉。這塊繪馬就是當年倖存的船員奉納的。

過來就是住吉大社有名的太鼓橋。
絶景かな!絶景かな!這景象我可以在這邊看整整一天。可惜今天雨下得不小,如果是在晴天而且水面清澈的情況下,就可以看到完全對稱的太鼓橋倒影,也被稱作反橋。

過了橋,神門前的這座鳥居和一般常見的神社鳥居有個不太一樣的地方,一般的鳥居的柱子都是圓的,但是只有住吉鳥居是方柱。不過連我都有點覺得「阿這很重要嗎...」
四座社殿的配置是住吉大社的一大特點。除了奉祀神功皇后的第四本宮以外,住吉三神的三座社殿由西至東呈一直線排列,有說法指這種配置象徵船隊在海上航行的隊形,反映出住吉三神航海守護神的身分。
看一下左側列隊的住吉三神社殿頭上的千木是銳角朝上,顯示三神是男神(阿名字裡面就有「男」字了)。右邊神功皇后社殿的千木朝上的部位則是平的。然後每一座社殿的唐破風上面都都用網子包住,我本來還以為是堆著一袋石頭,後來把圖放大來看才知道網子裡不是石頭是鬼瓦~去求教神社強者抹茶糰子,得知是因為過年初詣投賽錢的時候常常有人準頭太爛硬幣K到社殿,所以用網子包起來保護。(過年時人極多,所以會在殿前圍出一大塊區域給人丟錢)
四座本宮都是國寶級的文化財,建築樣式稱為住吉造,和伊勢神宮的神明造、出雲大社的大社造同為最古老的神社建築樣式。住吉造跟神明造有很多地方相同,正殿屋頂都是像攤開的書的切妻造,地板用柱子架高離地。差別在於住吉造的正殿入口與山牆在同一面,並與拜殿呈T字型相接,神明造的入口則與屋頂的斜面同一側,而且沒有拜殿。

境內照樣有很多小神社,懶得一個一個講,反而是這座伊勢神宮遙拜所滿有趣的。

遙拜所在之前寫的鶴岡八幡宮的那篇裡有講到過。遙拜所不算是正式的神社,裡面沒有供奉御神体或神符,只是一個讓人遙拜遠方神社的區域。

這座遙拜所坐東朝西,站在前面時就是直接面對著伊勢的方向。而且在木頭的牆面上有個小洞,讓人聯想到某種傳送設施之類的,會被吮進去然後在伊勢某處被吐出來。
楠珺稻荷社。這邊有棵千年大楠樹,據稱靈力強大,在江戶時代廣受民眾祭拜,所以就在旁邊蓋了神社,真是好平淡無奇的典故,這算是個反面的範例,寫遊記千萬不要寫這種沒梗的廢話,就算它典故真的就只是這樣~

四天王寺那篇有提到日本三大舞台,水池的那一頭就是其中之一的住吉大社石舞台。可是當天逛到忘記有這件事了,以至於沒有走近一點看,ㄆ。

回到社務所給巫女姊姊寫完朱印就準備出發到下一個點惹。春日大社的巫女頭飾是籐花,這裡則是松樹。往出口走的時候發現這裡也有神馬舍。繪馬或者是銅馬塑像,其實都是神馬的替代品,最初拿來奉納給神明的是真正的馬匹。在某些祭典活動的時候這些馬就會出場。這天神馬白雪不在,好像是回北海道老家祭祖了。

年初去過的日光東照宮也有神馬舍,而且神馬是紐西蘭政府奉納的。其他像伊勢神宮、上賀茂神社等古老神社也都有養馬。











然後還看到上岸的鴨子。
出了住吉大社以後,往南走到長居公園通,本來是要用走的,後來看到有站牌就想說搭公車就好了,反正在同一條直線上不可能下錯站。於是上了公車,做到住之江公園下車。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DAY4 興福寺、奈良國立博物館、冰室神社

興福寺!我個人僅次於春日大社、第二期待的奈良景點。

興福寺作為氏寺,與春日大社同為藤原一族的勢力象徵。過去曾支配了龐大的莊園,到了平安時代已經成為大和(區域同現奈良縣)一帶的實質統治者,還建立了強大的僧兵集團。奈良平城京的興福寺與京都北方的比叡山延曆寺合稱「南都北嶺」,當與朝廷意見不合時,僧兵們就會抬著神轎手持薙刀殺到京都進行抗爭,是連朝廷都畏懼的對象。

建立上皇掌權「院政」體制的白河上皇就曾經感嘆自己的天下三不如意只有賀茂川之水、雙六之賽(賭骰子)和山法師(僧兵)。

附帶一提,和宮本武藏打成平手的胤榮所使用的寶藏院流槍術,就是從興福寺的子院寶藏院發展出來的。(這不是民明書房這是真的)

來到這邊就先直奔國寶館。現在的興福寺最吸引人的的則是它收藏的大量國寶文物,包括了有名的「乾漆八部衆立像」。八部眾在中文裡常稱為「八部天龍」,是成為佛教護法的八種印度神話種族。興福寺甚至還對外合作製作了360度瀏覽的app軟體

至於八部眾裡面最受歡迎,令諸多粉絲為之瘋狂的莫過於一向被視為八部眾之顏、不動Center的阿修羅!

館內禁止照相,轉貼自http://www.kyuhaku.com/pr/exhibition/images/s_16/p11-l.jpg



走到八部眾的展區前面,好像所有遊客都明顯變得安靜了。在阿修羅面前駐足的人最多,一堆人站在那邊捨不得離開的樣子阿。而且女人超多的,原來這就是繼歷女風潮之後最近幾年崛起的佛像女阿。

之前在app上用手指不知道轉了多少遍了,現在終於實際站在阿修羅前面真的太感動拉。這細緻的表情根本超越了蒙娜麗莎吧。館內的燈光也打得超讚的,塑像的後方拖著長長的影子,像是靈魂一樣。三頭六臂的形象雖然詭異,但是像在思索什麼一樣的神情,加上柔和的燈光,整個氛圍就是莊嚴阿。

阿修羅是嗜戰的魔神,長期與帝釋天為首的天人眾戰鬥。興福寺這一隻的面貌卻不像一般印象的凶暴臉孔,反而面露慈悲相,表現的是阿修羅聽聞佛法後產生的轉變。

從國寶館出來就已經覺得齁,看超飽了,這趟值得了。接著是東金堂和五重塔。
東金堂這種寄棟造(頂端一條屋脊,四個斜面)的屋頂和東大寺一樣,不過只有一層,而且又沒有鴟尾,整個看起來就簡樸很多。堂前人群過個不停,不知道等了多久才拍到一張無人的。

另一頭中金堂目前正在重建中。信眾可以用奉納瓦片,梁柱的名義捐款,好玩的是捐了以後還能在瓦片上寫留言或塗鴉,最便宜的才1000円而已,預算許可的話實在應該還捐一塊瓦呀,可以讓自己的名字和塗鴉跟古蹟一起流傳幾百年幾千年不是太爽了媽!
跟室町時代重建的東金堂比較,南円堂這就是明顯的江戶風格了,是寬政年間才重建的。堂內收藏了國寶不空羂索観音菩薩像和四天王像,不過只有在特別開放的時候才看得到。

逛了興福寺後又到隔壁的奈良國立博物館,。
照例合照一下。

奈良國立博物館的前身叫「奈良帝室博物館」,於明治28年(1895)成立,設計者是明治時代法國派建築師的代表片山東熊,奈良博物館是他展現法式巴洛克風格學習成果的第一個作品。之後他還為明治天皇設計了更為奢華的東京赤坂離宮。

不幸的是明治天皇似乎並不喜歡這種招搖的風格,只冷冷的說了一句「夠派頭」。後來這座宮殿的使用率也極低,對片山造成了嚴重的打擊。當時已是20世紀,法國的君主政權早就被推翻,德國,俄國也陷入革命的浪潮中,於是赤坂離宮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後一座歐式皇宮。

回到奈良博物館。現在的奈良博物館分為新舊館,明治時代建立的舊館現在是佛像的專門場館,新館引用了正倉院的外型,是專門用來開特展的場館。
舊館
當時的特展是「賴朝與重源」,這兩人是在源平合戰後重建東大寺的關鍵人物。展覽內容是鎌倉時代東大寺復興時期的文物。雖然我比較想看的是10月27日才開始的一年一度正倉院展,不過還是整個看完了。然後又到舊館看更多的佛像佛像佛像~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座從某座寺院借來展出的不動明王巨像,整個就是威猛到不行阿連眼神都會殺人。

最後終於看佛像看得都快滿出來要吐了。

在館內的華麗休息室內打了一下瞌睡才出來。在外面看到兩隻公鹿在相幹打架。一隻是有角的年輕鹿,另外一隻是角已經被鋸掉的老鹿。可是年輕的太遜炮了,頭上有角居然在那邊互撞撞半天還不能佔贏。

從博物館出來已經五點了,回大阪前先到馬路對面冰室神社拜一下。冰室神社看名稱跟冰有關係,其實跟冰也真的有關係。仁德天皇時代,這邊有個叫闘鶏稲置大山主的地方官把挖掘儲冰室,喝酒加冰的撇步傳授給額田大仲彦皇子,皇子再將撇步和冰獻給天皇。於是後世就在這邊建了神社祭祀這三個跟呷冰有關的人。
來到社務所,看到窗口貼著一張告示寫說本神社朱印等同神符,具有咒力,所以卡貴,請理解。一般朱印的料金都是三百円、這邊我忘記是六百還八百了,不過既然號稱得這麼神當然一定要收的呀!

結果具有咒力等同神符的朱印果然有噱頭,裡面的目鏡仔神職蓋完印,提完字以後,居然掏出了兩粒打火石,在上面劈啪劈啪的打出了幾顆火星!這應該是甚麼淨化儀式巴!比較貴果然有值得齁!

臨走前買一支莓果冰棒,不甜,很好食。
最後當然不能漏掉這個。是說公家單位外面的馬路也應該要立幾根「公務員衝出注意」。回到大阪以後去道頓堀食了お好み焼き,這大概是這趟最認真吃的一餐吧。點了最貴的一種,記得名稱裡面還有deluxe還是luxury之類的字眼。
然後來都來了當然要拍一下地標。最後,我發現關西比較沒有像關東那樣滿地都是AKB的態勢。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