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羅東神社

從宜蘭站到羅東站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跟捷運一樣方便,可是在火車上卻看不到幾個人,看來在宜蘭這樣交通順暢的城市裡,大家還是習慣自己開車吧。

出羅東站走了大約一公里,我從應該算是後門的位置進入羅東中山公園,這裡保存了羅東神社的幾樣遺留品。羅東神社於昭和十二年(1937)鎮座,供奉開拓三神和明治天皇,位置在公園以西純精路二段一帶。神社拆除後,一部分遺留品被搬到了鄰近的中山公園內。
寄件者 羅東神社
進來先看到一個石燈籠,放在兒童遊戲區旁。石燈籠最頂端寶珠下的「請花」部位刻得比其他地方看到的石燈籠還精緻,可惜燈籠下半部有一角毀損,整個看起來也像被挪動過般的歪斜。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石燈籠再過去是老人活動中心。從裡面傳來了熟悉的間奏,接著一位阿婆用台語唱起了副歌,同時場內也響起了大合唱,這這這,這是台語版的《津軽海峡冬景色》阿!令我當場也在門外合音起來...

在令人激動的旋律中,看到了一座造型細緻的水泥仿木構小橋,顯然就是當年神社前的神橋了!橋柱上的擬寶珠毀損了不少,橋頭的刻字也被改為民國紀年。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這座則是當年神社的社號標。原本「羅東神社」的字樣已經被刮除。原本沒刻字的兩面則被加刻了「忠烈碑」和「羅東鎮立」等字。在公園人工湖裡的小島上,還有另外一座石燈籠,可是不知為啥,上面纏了草繩之類的東西,醜斃了。繞到湖的另一頭,兩隻狛犬就坐在湖邊雙層涼亭的階梯口。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狛犬的附近則有一群活體的同類在休息。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這隻坐那麼正,好像也很想當守護獸。在狛犬的斜對面停放著過去在太平山載運木材的蒸氣火車頭。說到太平山,過去也曾經有神社的存在,不過對目前的我而言要前往參拜(誤) 應該是很難吧~

寄件者 羅東神社
最後來到公園北端正門處。這裡有兩座稀有的鑄鐵燈籠。戰爭期間,金屬製品(不是METALLICA)往往成為重要的作戰資源遭到徵收,戰後的混亂時期也往往被變賣換錢,這兩座燈籠能存活到現在實在很難得。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寄件者 羅東神社
這樣一來我好像已經把台北州的神社都逛完了?

宜蘭神社

一早起床,到松山站搭上八點的太魯閣號,一個多鐘頭後就到了宜蘭市。原本出發前一晚已經查好公車路線了,沒想到出了火車站,卻看不到公車站牌。想說反正今天打算去的第一站宜蘭設治紀念館也不算太遠,就邊散步邊找站牌好了。沒想到沿路上既沒有公車站牌,也沒看到半輛公車。大概是使用率太低乾脆收掉了吧?

參觀完設治紀念館,走到宜蘭酒廠一帶揮手招了迎頭而來的計程車,招了才看清楚後座已經滿員了。沒想到開到我前面時,後座的歐巴桑拉下窗戶問我要去哪裡?我說員山公園,她想了幾秒說順路啦,叫我上車。上了車以後才知道他們都是車行自己人。歐巴桑問我回程需不需要坐計程車?我想說都沒公車當然要了,於是她叫司機給我名片,還說「名片上這咧是阮子啦!」

於是搭著這輛台北國搭不到的超有人情味計程車,到了目的地員山公園,也就是宜蘭神社遺跡地。

現位於員山公園的宜蘭神社,祭神為天照大神、開拓三神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大正八年(1918)由宜蘭公園遷座至現址,是第二代的宜蘭神社,公園內還維持了大部分的神社格局。











在參道中央有一座神橋跨過人工河。根據文獻照片可以知道除了現存這座以外,原本有另外一座神橋,位置應該在公園入口處,不過現在已經消失了。但現存的這座神橋除了鋪上地磚和洗石子以外,外型依然典雅,橋柱上的銅製寶珠也還完好。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在神橋的兩側,還有另外兩座戰後建造的小橋,外型仿造中間的這座本物。河中有許多錦鯉,流水和石木造景都非常的優美,特定時刻還有噴泉。就在這麼優美的環境裡,我看到了一隻白鷺鷥走進水中,然後經過了一陣混亂後,叼起了一隻小錦鯉,大口吞下!!!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就是上圖這隻...按下快門幾秒後,他就動手了...

參道一直延伸到陡峭的階梯上。階梯前面的兩旁草地,有許多石燈籠殘骸,跟著一些神社殘件的複製品一起半埋在草地中,作為裝置藝術。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圖中半埋的銅馬、狛犬都是偽物,只有石燈籠殘骸是本物。在奉獻者之中可看到當時宜蘭廳長小松吉久的名字,甚至遠自台南製糖株式會社都來奉獻。其他沒拍到裝置藝術品還有一座詭異的不鏽鋼鳥居。這塊區域裡還有如下假文藝新詩一首:
寄件者 宜蘭神社
有點low,不過倒是讓整個擺設的意思一看就懂。

在一端還陳列著兩輛退役的國軍M24輕戰車。在神社遺址前放戰車,雖然不太對tone,不過倒令我聯想到漫畫《宗像教授異考錄》裡面《鐵之帝國》這篇。這篇故事裡面有座鋼鐵打造的銕八幡神社,是軍國主義時的日本祈求國力的秘密神社,漫畫中這座神社前陳列了許多戰車、大砲,其意義就和古代刀匠鑄造武士刀時,都會另造一把同樣的「影打」奉獻給神明一樣。

扯遠了。

而在臺座上的這匹銅馬,也是根據本物複製的。那到底本物跑哪去了?之後會提到。來到階梯下,一對青銅狛犬露出彷彿在活狗臉上也可看到的滑稽的表情。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這段陡峭的階梯爬起來不只累,而且要格外小心翼翼。日本神社和寺院的階梯常見這種又陡又窄的設計,乃是為了讓參拜者抱持戒慎之心。

寄件者 宜蘭神社

階梯中段是宜蘭神社原有的三座鳥居僅存的一座,而且已經經過改造了。這座鳥居原本是屬於「黑木鳥居」,即樹皮未削除塗漆直接搭建。有趣的是戰後經過改造後,居然長得有點像明神鳥居。

寄件者 宜蘭神社
爬到頂端,只剩下改建後的忠烈祠,拜殿和正殿早就不見了。回到公園入口,打了剛剛歐巴桑給的叫車電話,來的司機是一個斯文的四十歲男性,大概就是剛剛彼咧歐巴桑伊欸後生。坐到文昌廟下車,來到這裡要看的就是剛剛說的,銅馬的本物。
寄件者 宜蘭神社
真正的神馬被搬到這裡拜了。台灣大大小小神社神馬何其多,留存到現在的搞不好用手就數得出來,這隻算是好命的了。身上的正是宜蘭神社社紋,跟台灣神宮的社紋很像,不過宜蘭神社的菊紋是十二瓣,台灣神社是十四瓣。
寄件者 宜蘭神社
寄件者 宜蘭神社
雖然好命,不過卻也被打扮得超娘,堪稱娘炮馬。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大溪神社

大溪舊名大嵙崁。明治四十五年(1912),日本政府在這裡開闢了大嵙崁公園,昭和七年(1932)又在公園境內興建了大溪神社,供奉開拓三神。國府據台後,這裡改名為中正公園,大溪神社的本體也跟大多數的日治神社一樣遭到拆除。現在本殿的基壇上已改建兩層樓高的水泥亭子,在基壇前方則留有狛犬一對,若干石燈籠柱,以及石板鋪成的參道。


在通往公園的路上,會經過一座疑似鳥居的牌樓。

寄件者 大溪神社
雖然上端的造型很難判斷到底是不是改造自鳥居,但是柱子底部的饅頭狀,實在很像鳥居的「龜腹」構造。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從公園入口往原神社位置走,途中經過的圓形涼亭曾是一座忠魂碑,如今只剩地基。過了一座小橋接近到底時右轉,就是參道和神苑了。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參道的兩旁是近年新增的石燈籠,可惜未經考證,以至於這景象看起來怪異得很。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昔日的石燈籠柱被集中在兩個木頭圍籬裡面。看起來應該是有關單位想要保存維護。不過這種方式實在不甚美觀。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刻著「大溪神社」的石燈籠柱。前方就是原本神社的基壇了。在基壇之前,兩隻狛犬還是面對面地待在原本的位置。只是抬頭看到那座高大又醜陋水泥亭子,所有的氣氛頓時消失無蹤,真是無限感慨。因此就不讓那東西入鏡了。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寄件者 大溪神社
基壇附近的圓形表演廣場則曾是相撲場。另外,公園附近的普濟堂在每年的遶境隊伍中都會有一座日式神輿,不過是否原屬於大溪神社,則需要再多加查證。


鄰近的大溪老街,應該用不著我多介紹了,倒是想呼籲一下到大溪不要錯過了近年整修開放的武德殿。

寄件者 大溪武德殿
大溪武德殿於昭和十年(1935)建成,是全台70多座武德殿中少數保存完好的一座。武德殿是由半官半民的團體「大日本武德會」興建,用以作為柔道、劍道、弓道等傳統武術的訓練場所。戰後這裡曾經被憲兵隊使用,如今整修後已經開放民眾參觀使用了。

寄件者 大溪武德殿


寄件者 大溪武德殿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淡水神社

緊鄰滬尾炮台的的淡水忠烈祠,即為日治時代的淡水神社原址。淡水神社鎮座於昭和十四年(1939),奉祀大物主命、崇德天皇、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前兩柱祭神來判斷,淡水神社應是屬於金比羅信仰。

金比羅信仰是佛教東傳日本後,「神佛習合」的產物。神道的神社奉祀佛教護法神之中,保佑航海安全的金比羅神將。之後又加入了在保元之亂中被流放,死於讚岐的崇德天皇。明治維新後,政府頒布「神佛分離令」,佛教的金比羅神將被替換為大物主命,但是依然是討海人重要的信仰依歸。淡水神社,也曾經鎮守著淡水河出海口,庇佑著大海男兒們。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如今淡水神社的原址只剩下玉垣和基壇了。新建的中式圍牆取代了木造的透塀,只能用糊焦和光影揣摩一下舊日的景象。
不過真正的好物不在這裡。沿著淡金公路北行,右轉進入北六線,再騎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這一堆的石造物:
只有石燈籠是淡水神社的啦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從岔路左方的斜坡下去,來到一座安靜的小廟。那天中午我來到這裡時,一群小崩友在廟前的遊樂場玩鬧著,廟旁的涼亭裡,社區鄰居把菜端出來邊吃邊聊。
而廟前的廣場,則佇立著兩座石燈籠。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這正是淡水神社的遺留品。根據2005年12月20日自由時報的報導,這批文物是淡水神社拆除重建時,當時行忠堂的堂主從承包商手中搶救下來的。

廣場上的這對石燈籠最顯眼的就是他的基座了。這種將石材切割成六角形堆砌而成的工法稱為龜甲砌,以前曾介紹過苗栗稻荷社的石燈籠水泥基座就是在模仿這種外觀。
龜甲砌的基座
寄件者 淡水神社
穿過廣場後在右手邊,是一個公園的入口。走進去,就可以看到沿路排開的石燈籠,彷彿神社參道景觀的再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繼續往前走,左手邊出現的涼亭,其屋頂就是淡水神社的手水舍改建的。去過桃園神社的話一定會覺得這和桃園神社的手水舍長得很像。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梁柱的兩端還有口愛的桃子裝飾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一直走到路的轉角處,看到了這個,沒想到制礼連著基座都被一起留下來了!
寄件者 淡水神社
最後別漏掉了,制礼前面不遠處有個冒著水的石頭盆子...沒錯!手洗缽!雖然有一半坎進地面了,但是還是看得到「奉獻」兩個字喔。
寄件者 淡水神社
除了淡水神社的殘件之外,這座乾隆六十年的石旗竿也是超重要的寶。旗竿基部刻著「乾隆六十年乙卯科恩式貢元黃登榜監」,推測應該原是某地舉人所有,後來才移至此地的。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鵰...不是!這是「鵬」,四面刻著「鵬程萬里」四個字。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寄件者 淡水神社
再來是這個神秘的山羊雕像,被放公園裡一堆水泥動物之間,很突兀。看外表不像是現在的東西,但也不像是神社裡奉獻的雕像,會是哪座廟裡的東西跑到這嗎?
寄件者 淡水神社
除了這些歷史文物,行忠堂本身也是一座有著110年歷史的古廟。
最後要說,這裡的水泥動物造型真的很噴吃。


寄件者 淡水神社
這根本就是掐裡...
寄件者 淡水神社

給你一根角看看像不像...
寄件者 淡水神社
你,你是恐龍吧?為啥長得像乾掉的黃瓜?
寄件者 淡水神社
表情極度不気味的天使
寄件者 淡水神社
淡水神社 照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