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閃靈【高砂軍】完全攻略 Vol.1

好的創作不只是將大量的資料、典故納入內容,還可以讓欣賞者以作品為中心出發,循著作品所放射出去的路線發現更多訊息。【高砂軍】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圍繞在這張專輯內外的資訊量多得驚人卻又沒有斧鑿痕跡,在隻字片語之間就納入了整個時代的激濤,還掏出了時代中人難以言喻的矛盾情緒,專輯長度雖然只是短短的40分鐘,卻讓人聽了覺得像是看了一整個年度的大河劇。這系列文章是一些【高砂軍】歌曲內所帶到的,或者雖非直接相關但不免牽連到的,關於這段歷史的一些人與事。希望這些資料可以幫助這張專輯的聆聽者更理解【高砂軍】的背景,這些同時也是形塑我們所處世界的背景。

殘枝

祢上尾的一口氣 對天崖漂流到溪邊 
閃過天羅地網的禁令 注入白石巨木的盤根
「天羅地網的禁令」是什麼樣的禁令呢?
日本殖民當局利用「以蕃制蕃」策略平定霧社事件後,為了避免敵對部落再度衝突,並且加強監控,於是將霧社事件起事部落生還者與遺族298人強制遷移到北港溪中游的一塊台地。因該處被三條交會的溪流包圍,所以日本人稱這裡為川中島,而塞德克人則稱為谷路邦部落Alan-Gluban。移居川中島後,許多族人相繼死於瘧疾,甚至因悲憤而自盡;過了兩年部落人口已驟減了1/3。曾經有族人違反禁令潛回霧社而遭到逮捕,除了一人因年幼飭回之外,其餘均被處死。遠離了原鄉,生存方式的驟變,加上隨後展開的皇民化運動,使谷路邦部落在血脈與文化上都面臨滅族的危機。川中島今日改稱清流部落,部落之內設有餘生紀念碑與紀念館追悼這個部落悲劇的歷史。這段背景也銜接了《賽德克巴萊》專輯中的《川中島之禁》
Intro曲名「冥河島」應該是指涉這座悲劇之島,但或許也可以引申為「台灣」?
部落舊景(出自台大數位典藏資源中心)

  「白石巨木」是什麼東西呀?
賽德克人相信他們的先祖是從一塊白色巨岩之中誕生。塞德克的不同語群對這塊巨岩有不同的稱呼,德路固人及德克達亞人稱之為pusu qhoni「樹根」,都達人稱之為rmdax tasing「亮石」。傳說在很久以前,一道閃電劈中了山頂上的巨岩和其上的巨木,從中走出了塞德克的祖先,並開始繁衍後代。《賽德克巴萊》專輯的首曲《岩木之子》用的也是同樣的典故。

悲號 苦雨煙吹 皇蔭 掩天蓋地 
岩木根 斬袂斷 愛糾纏 恨袂退
這首歌描寫賽德克人與日本皇民雙重身份的認同矛盾。當時的高砂義勇隊或台灣兵,有什麼樣的國家認同?他們覺得自己是日本人嗎?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認同;有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認同。並非每個台灣老兵都喜歡戴著日本軍帽緬懷日治時代,也不是每個高砂隊員都同意高金素梅年復一年前往靖國神社踢館兼東京小旅行。況且人的內心未必總是依照邏輯在運轉,有些互相矛盾的情感是可能在心裡並存的。對許多高砂族人來說,戰鬥本身就是一種光榮的行為,但未必和國家認同有關;至於那些以日本人自居的族人來說,他們也未必對壓迫他們的統治者懷有好感。
以高砂隊員為例,從後人察訪紀錄的諸多個案可以看到,除了因皇民化教育而產生對日本的認同以外,也有人只是為了賺錢養家;有人在週遭族人一窩瘋從軍熱之下不願被看輕而跟著參戰,有些人是基於對統治者的恐懼,索性徹底的順從;更有33名來自川中島的霧社事件遺族因為被視為「兇蕃」,為了擺脫歧視而從軍;有的則是將參戰視為出草與尚武傳統的延續。
部落為即將出征的高砂隊員送行
由許多案例來看,我們無法用一種標籤來概括所有的高砂隊/台灣兵,在他們的背後,有著各種五味雜陳的故事。

 皇軍

天照日曝 刺面的榮光已渺茫
「天照日曝」除了隱喻「日本」以外,還有什麼樣的涵義?
「天照」即天照大御神,是民族宗教【神道】之中地位最崇高的太陽女神。天照大御神是高天原諸神之首,其嫡孫瓊瓊杵尊降臨日本,從建立地上國度的大國主命手中取得統治權,成為日本皇室的先祖(「尊」與「命」都是對神明的敬稱)。身為天照大御神血脈的天皇則是人身神明「現人神」,是日本國的當然統治者。天照大御神與天孫降臨的神話在7世紀時厲行中央集權的天武天皇時代被塑造完成,在19世紀末明治維新之後再度被發揚光大,神明,天皇,國體藉著此神話成為一體的概念。到了皇民化運動時,當局要求台灣人家家戶戶都要設置「神棚」(日式神龕)供奉「神宮大麻」(天照大御神的神符)來取代祖先牌位,希望藉由信仰的改變讓台灣人從裡到外都成為日本人。
在這種依附於神話的國族觀之下,神國之內的非主流族群如愛奴人、琉球人、朝鮮人、台灣漢人與高砂族,他們的主體性和信仰文化日漸模糊。
從天岩戶中現身的天照大御神

大港起風湧 堂堂男兒欲出征 

氣勢撼動高雄 齊開向你我前程 
為什麼歌中特別強調「高雄」?開赴戰場的高砂義勇隊為何從這裡出航?
高雄是當時日本領土上最靠近南洋的港口,因此成為帝國的南進基地。自1908年起,高雄港歷經了兩次擴建,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港,並為海軍艦隊的補給提供了保障。除了海港的建設以外,日本還為了南進政策的需要而在高雄市厚植工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一批批的台灣青年穿上日本軍服從這裡出發,踏上南洋戰場。也因為戰略地位如此重要,使高雄成了二戰時盟軍轟炸的重點區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戰前的建設攏總害了了去。

相片中被炸乎爛去的就是今罵THE WALL駁二所在的鹽埕埔。

 為什麼歌詞中寫著高雄,唱的卻是「TAKAO」,而不是Kaohsiung或台語Ko-hiông呢?
關於高雄一地的名稱最早是被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稱為「takau」,意思是竹林。漢人來了以後因為「takau」音與福佬話「打狗」相近,所以地名就寫作「打狗」。換到日本人來了以後又覺得打狗「文字卑俗」,再加上「takau」與京都地名「高雄」(takao)音近,於是也命名為「高雄」。在戰時美軍的文件中也是用日語音takao來標示高雄。戰後國府據台改為漢語念法,但地名用字一直沿續到現在。
說起來「takau」或「takao」的音更通用於不同的族群,真應該正音才對。

另一張轟炸時的空照,點擊本圖展開可清楚看到右下方標明Takao, Formosa

8 則留言:

  1. 版主你好,我是台灣好生活報的協力編輯。拜讀此篇文章後,欣賞其中的觀點並認為值得推薦給更多讀者, 請問是否能授權我網摘到台灣好生活電子報的「音樂影劇單元」呢?

    網摘方式,在敝報首頁只會出現標題、縮圖和三行文字(約35字),在列表只會摘錄150字以內,網摘範例請見: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term/25

    所有網摘連結皆會連回原文,煩請留言回覆同意授權與否,謝謝~

    回覆刪除
  2. 好讚!!又多吸收很多台灣的歷史與典故!感謝

    回覆刪除
  3. 謝謝版主,已推薦至台灣好生活報「音樂影劇」單元囉~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20110717/4093

    此系列文很精彩又深刻啊~

    回覆刪除
  4. 謝謝你讓我能讀到這樣一篇好文!

    回覆刪除
  5. 最近才開始聽這張專輯,感謝您的詳細解說,讓我能更了解專輯的深度。

    回覆刪除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