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開始有神社是在十五世紀,隨著日本佛教傳入琉球王國時,隨著八所官寺一起建立的,稱為琉球八社。
這趟參拜的第一所是那霸市區內的波上宮,琉球八社之中唯一一座在併入日本後被賦予社格的官幣小社。波上宮建在海邊的一座斷崖上,面積不大,看點不算多,不過必須一提的是有位巫女非常正。
雖然是神社,但是還是到處都充滿了濃厚的沖繩色彩。守護在拜殿兩旁的狛犬以沖繩獅子代替。
拜殿更是如此,屋頂上用的是上釉的沖繩赤瓦,而不是內地常見的黑瓦、銅瓦或檜皮葺之類的材質。赤瓦大概也是造成沖繩與內地在視覺上差異的最大元素,在沖繩的這一周間,我完全沒看到內地隨處可見的黑瓦,傳統建築幾乎全用赤瓦。
不過波上宮也是在沖繩戰被摧毀後,戰後重建才成為這種充滿在地色彩的形象,戰前的樣式跟內地的神社沒有太大的差異。
↑這種low感我很喜歡,ㄆㄆ。神社旁邊下去有塊波之上海灘,雖然腹地不大,而且海灣中還有高架道路穿過,看不到多少海景,但還是很多人來乘涼放鬆的地點。
在海灘上玩的女子高生,還做一堆怪動作搞笑梗都不管後面堤防上坐一堆歐吉桑在看,超青春。
旁邊的懸崖上就是波上宮。
海灘後方的草坪上,立著這一座大理石碑,碑文的標題是「給後來的你們」。「現在我們的安定是建立在眾多先人的犧牲之上。不要忘記,許多尊貴的生命,為了守護祖國而在這沖繩之地凋落;先人們所亟欲守護的,是現在我們的尊嚴和笑顏,所以不要哭泣,請在此展露笑顏,然後我們將繼續守護後來的你們的尊嚴和笑顏...」
大意是這樣。
沖繩是二戰時日本本土唯一一塊經歷過陸上戰的悲劇之地。有著如此慘烈的集體記憶,因此在許多地點,都可以看到這塊土地對過往歷史的檢討與對和平的渴望。不過同樣是誓言追求和平,右和左的tone就是差得這麼明顯。
這座碑,算是靠右的。至於左的,之後還會一直看到。
明治時代,來自琉球王國宮古島的船隻因為海難被沖到台灣,船員多人被原住民出草。日本派遣西鄉從道率軍討伐台灣原住民部落後,清國在與日本交涉的條約中使用了「保民義舉」四個字 ,等於承認了日本對琉球的宗主權。
與波上宮只隔一條馬路就是那霸最主要的風俗區辻,泡泡浴店林立,滿路都是小弟在拉客。
然後我經過這邊時,看到簡直是社會寫實劇般的超經典場景!一個小弟揪著個老頭往外丟,踹一腳大罵:「二度と来るな!バカ野郎!」
好棒呀!黑道片都是演真的耶欸欸欸欸欸!
看到這種場景已經不枉費來這一趟了阿阿阿阿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