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居然四點多就醒了(幹你娘這是台灣時間三點多欸!),可見我太過興奮了,ㄆㄆ。然而起來第一件事果然還是先上網~約五點半出門到品川駅,這時候在月台上已經有不少人了,祖國同胞都好早起阿~不過我正前方的上班族卻無力的癱坐在地上…
上了車更加確定不管什麼時候,電車上的眼神都是死的…十幾分鐘後,就到了原宿駅。原宿駅建於明治三十九年,是東京最老的歐式木造車站,非常口愛。
出站左轉就可以看到神宮橋,橋的對面就是明治神宮了。這時大約六點左右,已經有不少民眾在這裡散步或慢跑了。在神宮入口處,鑲著皇室菊紋的高聳鳥居下,一個歐吉桑恭敬地對著神宮方向深深鞠了兩個躬。
真是虔誠!輸人不輸陣於是我也鞠了一個躬~。穿過鳥居,進入了這東京空照圖上一片灰色之中最鮮明的一塊綠色內。人家說明治神宮很大,不過對我這種已經在台灣行軍慣了的人來說這點範圍完全不算大,尤其跟當日稍後以及第二天的死亡行軍比起來,真的是還好拉~~走阿走,過了神橋,
再走阿走,經過了由信眾奉納的酒樽砌成的酒牆。而且厲害的是,這裡不只有日本酒,在左手邊的酒牆是由葡萄酒的橡木桶堆成的。因為明治天皇秉持和魂洋才的維新宗旨,身體力行西化,當然也包括喝洋酒在內。所以奉獻葡萄酒也是很合理的。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來自台灣的第二鳥居。原本這裡的鳥居因為雷擊毀壞,因此昭和五十年(1975)年選用了台灣丹大山的扁柏重建。明明就是戰後花錢跟台灣買的木材,可是講到這座鳥居總是有糞青會高潮。
雖然號稱是日本最大的明神鳥居,不過我印象中比這大支的應該還有好幾個才對…
擱再往前走一小段,終於看到社殿建築群了。明治神宮於於大正九年鎮座,奉祀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夫婦。要特別說明的是它並非是有些人誤會的「天皇陵寢」。明治天皇陵位於京都,而明治神宮只是以明治天皇作為祭神來參拜的神社,裡面並沒有墳墓或牌位。
參拜前當然要先到手水舍洗手啦。就像大家知道的,先洗左手,再洗右手,用左手接水漱口,再讓水流過杓柄。整個過程都應該用同一杓水,也不可以以杓就口。我當天就看到一個直接拿杓子漱口的傢伙,無禮之徒!
乾淨的水,不要丟零錢到裡面,這不是許願池。
走進第三鳥居,一個白衣白袴的年輕神職跟我說了聲早安,然後消失在齋館後面。
還沒有看到巫女。鳥居前方還有一個壯麗的樓門,過去就是拜殿了。
在樓門左右兩側的小門上鏤刻著桐紋,回來看照片才發現是五三桐,而非象徵皇室或朝廷的五七桐。奉祀天皇的神宮,為何用的不是五七桐呢?上網查詢了一下原因,據說是為了尊重現任皇室,而使用低一階的五三桐紋。
拜殿前的夫妻楠。兩樹頂上的枝葉交纏,樹形就像是同一棵。跟伊勢海邊的夫妻岩一樣,兩棵樹被綁上了注連縄,當成神靈來祭拜。
拜殿是不能近距離直接對著拍的,所以沒有照片,參拜完之後時間還很早,販售御守、神札等物品的授与所還沒開門,正好可以用等待的時間到處東拍拍西拍拍,仔細看看
有沒有巫女。明治神宮的景貌一直讓我想到桃園神社。都是仿唐式的建築樣式,頂著泛綠色光澤的青銅屋瓦,並且沒有多餘的裝飾。當然,明治神宮大得多了,不過簡約高雅而細緻的氣質,桃園神社一點都沒有遜於這裡。
某位小崩友的許願繪馬:我想養狗,拜託。
到了應該是八點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太鼓和笛聲在社殿的方向響起。前去觀看,原來是早晨的祭儀開始了。一個神職在拜殿內擂著太鼓,另兩名神職則在遊客外人禁止進入的正殿前進行祭祀。這時候,巫女也出現了。
大家忙近忙出的,又過了很久,大約九點以後,授与所才開張,終於可以入手朱印帳了!在神社或寺院參拜後,都可以請神職或僧侶題字並蓋下寺社的印章作為紀念,朱印帳就是專門用來蒐集這些朱印的小冊子。「
巫女姊姊我要買朱印帳~」「朱印在對面的神樂殿喔。」
於是花了一千円,得到了這本此行最重要的紀念。最主要的目地達成以後,立刻往下一站,同在原宿的東鄉神社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