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蘭站到羅東站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跟捷運一樣方便,可是在火車上卻看不到幾個人,看來在宜蘭這樣交通順暢的城市裡,大家還是習慣自己開車吧。
出羅東站走了大約一公里,我從應該算是後門的位置進入羅東中山公園,這裡保存了羅東神社的幾樣遺留品。羅東神社於昭和十二年(1937)鎮座,供奉開拓三神和明治天皇,位置在公園以西純精路二段一帶。神社拆除後,一部分遺留品被搬到了鄰近的中山公園內。
進來先看到一個石燈籠,放在兒童遊戲區旁。石燈籠最頂端寶珠下的「請花」部位刻得比其他地方看到的石燈籠還精緻,可惜燈籠下半部有一角毀損,整個看起來也像被挪動過般的歪斜。
石燈籠再過去是老人活動中心。從裡面傳來了熟悉的間奏,接著一位阿婆用台語唱起了副歌,同時場內也響起了大合唱,這這這,這是台語版的《津軽海峡冬景色》阿!令我當場也在門外合音起來...
在令人激動的旋律中,看到了一座造型細緻的水泥仿木構小橋,顯然就是當年神社前的神橋了!橋柱上的擬寶珠毀損了不少,橋頭的刻字也被改為民國紀年。
這座則是當年神社的社號標。原本「羅東神社」的字樣已經被刮除。原本沒刻字的兩面則被加刻了「忠烈碑」和「羅東鎮立」等字。在公園人工湖裡的小島上,還有另外一座石燈籠,可是不知為啥,上面纏了草繩之類的東西,醜斃了。繞到湖的另一頭,兩隻狛犬就坐在湖邊雙層涼亭的階梯口。
這隻坐那麼正,好像也很想當守護獸。在狛犬的斜對面停放著過去在太平山載運木材的蒸氣火車頭。說到太平山,過去也曾經有神社的存在,不過對目前的我而言要前往參拜(誤) 應該是很難吧~
最後來到公園北端正門處。這裡有兩座稀有的鑄鐵燈籠。戰爭期間,金屬製品(不是METALLICA)往往成為重要的作戰資源遭到徵收,戰後的混亂時期也往往被變賣換錢,這兩座燈籠能存活到現在實在很難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