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官幣大社 台灣神宮往事

原位於台北圓山大飯店所在地的台灣神宮,創立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是台灣成為日本領土的第五年。隔年明治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鎮座,是繼台南開山神社(今延平郡王祠)後的台灣第二座神社,並且是全台社格最高的神社。

1945年以前日本還是政教合一制度的時代,神社的社格由高至低被分為官幣(大中小)社、國幣(大中小)社、府社、縣社、鄉社、村社、無格社,官幣社和國幣社分別由皇室和政府出資供養。而台灣神社在建立之初即為台灣唯一的官幣大社。

台灣神社原本和台灣大多數的神社一樣,供奉薨於台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開拓三神。昭和十九年(1944)年又增祀了天照皇大神,並更名為台灣神宮。

畫家筆下的台灣神社,下方可看見明治橋。















為了方便來台的皇族前往台灣神社參拜,總督府特地闢建了勅使街道與明治橋,從台北洲廳為起點,一路北行,跨過基隆河直達圓山。這條參道也就是今日的中山北路。而明治橋在昭和八年(1933)由鐵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後繼續使用了70年,戰後被改名中山橋,於2003年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時拆除。拆除之初市府方面曾聲稱會將這座70年歷史的橋另尋場地保存,但是7年過去,明治橋的殘骸還是堆放在基隆河岸,重建遙遙無期。

昭和十九年(1944)10月23日,一架客機墜毀在當時已更名的台灣神宮新社境內,許多建築因而毀於大火,原本擴建遷宮的計畫也因此告吹。


國民黨來台後,台灣神宮被拆除,成為了今日的圓山大飯店,新社境則成為中央廣播電台。如今的遺址,只留下一對石獅和一條銅龍。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很多石獅會把公獅的雞雞刻出來,不過會刻出母獅的オマンゴー的我是第一次看到欸!

這一對石獅的身份眾說紛紜,圓山飯店官方說法是板橋林家奉獻給台灣神社,不過根據台灣石獅地圖部落格的作者考證,這對石獅是第十三任台灣總督石塚英藏奉獻,而板橋林家的石獅在之前寫的新公園那篇裡曾提到,現位於新公園內,福德宮旁的急公好義牌坊之前。


寄件者 新公園


寄件者 新公園
在飯店二樓的水池,則收藏了原位於神苑噴水池之內的銅龍。如今依然在噴著水,只是被塗上了金黃色,加上假山周遭的寶塔涼亭,釣魚老翁啥的,變得俗麗非常。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而中山北路和通河街交叉口旁的劍潭公園,來自台灣神宮,全台灣最大的一對神社狛犬,如今移棲在這裡。這對狛犬是明治三十五年(1902)時由台灣的日本陸軍軍官們奉獻。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看到這裡我終於發現,狛犬和獅子的差別了,前者看起來再醜也還是比較有毛茸茸動物的感覺,而獅子比較像畸形的爬蟲類...不過南方獅和北方獅其實也有差異,但這以後有雞會在說惹。


最後是這一對,身份還是很眾說紛紜的銅牛。有去過新公園裡台博館的人一定看過這一對銅牛,他們當年也是給台灣神宮的奉獻物,不過到底是誰奉獻的?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多數說法認為,這一對銅牛是來自滿洲國。而東側的銅牛背上的字跡和地圖在戰後雖然被磨得不易辨識,但還是可以看出疑似「滿洲帝國」的字跡。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不過稍微觀察一下,這兩頭銅牛在造型上不完全類似,並非一對。東側的臉長得較為圓潤溫馴,角也比較短,西側的臉和角都比較長。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寄件者 台湾神宮遺物
有沒有?有沒有?
神社旅人部落格的作者對此有所考據,即兩座銅牛並非同時由同一者所奉獻。其中一頭是由日本的佛教團體出資鑄造,滿洲國掛名致贈,而另一頭則為日本商人川本澤一奉獻。我個人認為這是比較可信的說法。

除了以上這些動物之外,台灣神宮另有太鼓、鳥居、石燈籠等遺物。兩顆太鼓一顆位於龍山寺、一顆則位於新莊,由响仁和鼓文化館收藏。鳥居四對在三峽祖師廟,不過已經不再是鳥居了,經過雕刻成了正殿的八根龍柱。石燈籠位於...現在封閉中的兒童育樂中心,靠中山北路出口處,也就是大陣頭廣場那側。參加了這麼多年野台,從來沒有注意過他,現在要回頭去找也不知到還有沒有機會...

不過這不是最恨的,不然對一個台灣的神社迷來說該恨的事根本恨不完呀~~!!!

2 則留言: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