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金瓜石神社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用這段和歌來形容台灣日治時代,以及隨著殖民政權生滅的神社們,真是再合適不過。從「一街庄一神社」的盛景到國民黨發布「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蹟要點」後的大浩劫,神社在台灣人的生活記憶裡,也幾乎算是被連根拔起了。

金瓜石神社照片的今昔對照,也成為這段過程最好的見證。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現在位於黃金博物園區,於昭和八年(1933)鎮座的金瓜石神社,其實已經是經過移地擴建的第二代了。

有神社的地方,就有洨動物。果然,沿著參道往上爬,許多寶藍色尾巴的石龍子就在路旁的草叢間出沒。此外還有長有虎斑的福跌,甚至連近年來大量消失的蜜蜂都出現在此,不愧是神靈盤踞之地阿阿。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這段上山的參道不算短,不過也不算陡,爬起來並不累。走沒多久,就可以看到石燈籠和鳥居了。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金瓜石神社原本有三座鳥居,現在剩下兩座。最先映進眼簾的這一座不知道是第一還第二鳥居?斑駁的鳥居後方是一對殘破的石燈籠基座。但光從基座也看得出來,這一對石燈龍造型特殊,與神社境內其他組石燈籠都不同。基座上刻有「中夫坑」,應為礦坑工人集體奉獻。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繼續前進至一叉路右轉,是一對跟人一樣高的巨大水泥旗座,也隱約可見到第二座鳥居了。如此壯觀的旗座,令人很想知道當年飄揚在上面的是什麼樣的幡幟。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過了這座鳥居就是金瓜石神社了。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這座神社隨鑛業繁榮而生,如今兩者俱逝。雖然留下了其他遺跡少見的拜殿柱子,可是好像卻讓它的氣氛加倍荒涼欸~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正殿遺跡。金瓜石神社供奉金山彥命、大国主命與猿田彥命。金山彥命俗稱金屋子神,與金屬有密切關聯,是鍛冶與採鑛之神。大国主命為日本神話裡國津神(地上的諸神,相對者為天照大神為首的天津神)的代表,象徵國土的開拓與經營,也因此成為日本殖民地神社的最普遍祭神。猿田彥是日本神話中,天孫降臨時在地上迎接天照大神之孫瓊瓊杵尊的國津神。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寄件者 金瓜石神社
即使只剩下這破敗的水泥基壇,還是可以從許多優美的線條感受出當初建造的細心與虔敬。就連這個圍欄,也不忘仿照木造圍欄的交叉輪廓。下面是桃園神社木圍欄的對照:
寄件者 桃園神社
離去前趁四下無人,對這片殘跡行了二拜二拍一拜之禮。 當初渡海而來的諸神或許已經隨著神殿的破敗而離去,但是從此處所見依山面海的景色,卻可以想見,前人想把這片絕景奉獻給神明的心意。

2 則留言:

  1. 有此一說~~

    日本人到此神社
    看風景時~~

    如果天氣好(機緣)(神蹟出現)

    可以看到日本的國土~~~~

    回覆刪除
  2. 看得到就完全超越物理原則了,應該是不折不扣的神蹟吧!

    回覆刪除

說話阿!不要偷偷看,這樣很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