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王國的遺產] 來到這裡 , 當然要做那個了

第一次來沖繩,怎麼說都沒有不來首里城的道理吧!雖然之前補日文的時候日本老師說了,首里城是名列前茅的失望景點......

不過,旅行本來就不用預設景點非壯觀不可還是一定要怎麼樣,尤其是歷史景點,記憶所造成的無形氛圍遠強過有形建築本身。
如果是搭單軌電車從首里駅出站前往的話,會從城的後方進入首里城公園,然後沿著石垣繞到正門。沖繩的城郭除了城門的樣式以外,石垣也跟內地的城不同,處處都能看到明顯的曲線是這裡的城郭最大的特點。

正門,原名「上之綾門」的守禮門,最初是建於16世紀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明國的神宗皇帝冊封尚永王時的詔書稱琉球為「守禮之邦」,因此在門上掛起了這四個字的匾額,並且成為這座門的名字。
沖繩戰時,守禮門和首里城一起遭到摧毀,1958年以水泥仿原形重建。

日本於2000年發行的兩千円鈔票,正面就印有守禮門的圖案,可惜兩千円流通量極少,稀有度大概不下於新台幣兩千元的櫻花鉤吻鮭吧。

在守禮門的後方不遠處有座石門。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御嶽」是本土的琉球神道祭祀神明和祖先的聖域。位於首里城大門口的這座御嶽,是每回國王出巡時必需參拜,以及琉球王國最高階的祭司「聞得大君」就任時最初參拜的御嶽。
歡會門,首里城的第一道城門。防禦王城的城門取了這個名字,感覺還真是和平主義,真琉球style啊!

遊客大批大批的過,不知道有幾組人在石獅子前面合照,我也不知等了多久才抓到這樣看起來無人的瞬間-其實左邊畫面外有一堆人正要走進鏡頭,右邊也剛一堆人走進城門。
好南美tone的獅子阿。

在第二道城門,瑞泉門旁,有個湧出泉水的龍形出水口「龍樋」。這口泉水被封為「中山第一甘露」,旁邊也立了好幾座讚譽這泉水的石碑,這裡的水不只給城內的皇族飲用,還會運到那霸港附近的使館供中國使節飲用。
從這個位置往下看,就更看得出來琉球式城郭的美妙線條了。

在通往首里城正殿的奉神門前,又看到了另一座御嶽-首里真玉森御嶽。這座御嶽是神話中所記載的「琉球開闢七御嶽」其中之一。
根據神話的內容,天地初創時,只有七座島出現在海上。開闢之神阿摩美久以草木種植在島上,長成了琉球國土。神話中的這七座御嶽就包括了首里城內的這座首里真玉森御嶽。

其實御嶽包括這裡和剛剛的園比屋武御嶽的本體都是門後的森林。但基本上,御嶽沒有神像之類的東西,連如日本神道裡神明寄宿的御神體都沒有,就「不可拜偶像」這個精神而言根本壓勝基督教咧。

然後,穿過赭紅色的奉神門,就是首里城正殿了。
是說補日文的時候提到首里城有好幾個老師都不知道,馬的,這些內地人有夠天龍的阿。

講到首里城,當然不能不提彩姊的那個必殺技了。
所以我也不能不跟彩姊致敬。特地找了個很正的正妹幫我照,首里城!
不過坦白說,實際看到首里城正殿,覺得好像沒有以前看過的照片漂亮,甚至樂高世界遺產展裡用積木拼成的都比較漂亮...原來這就是老師說的失望感嗎?幹,嫌三小,再怎樣這都是琉球王國的都城,而且背負著這個已消逝王國的悲劇歷史。
首里城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毀壞,最早的一次是1453年第一尚氏王朝的尚金福王死後,王子志魯和王弟布里為了爭奪王位而掀起的內亂「志魯布里之亂」。在戰亂中,首里城內全毀,爭王的志魯布里兩人也同歸於盡。

慶長十四年(1609),薩摩藩在幕府的授意下進攻琉球,兵臨首里城。尚寧王固守城內,城下薩摩軍肆虐,陷入火海。尚寧王最終還是降伏於薩摩,並被押往鹿兒島向久津家輸誠。琉球從此成為薩摩藩的屬國。

明治時代的「琉球處分」後,日本帝國在琉球設置了沖繩縣,正式成為日本的領土,琉球王國終於覆滅。首里城曾經成為第六軍團的軍營,之後又被用作學校校地。不再是皇宮的首里城正殿因荒廢而急速毀壞,甚至一度被決議要拆除。幸好有伊東忠太和織染家鎌倉芳太郎的奔走交涉才保住了正殿,並讓正殿在維修後被指定國寶。
但國寶首里城還是沒逃過沖繩史上最悲慘的浩劫。在1945年的沖繩戰之中,被用作日軍32軍總司令部的首里城在美軍戰艦密西西比號14吋艦砲的岸轟之下化為灰燼。

等到正殿復興,已經四十幾年過去了。1992年,正殿重建完成,2000年,首里城被列在「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之內,登錄為世界遺產。
正殿後方緣廊外的庭園。氛圍跟日式庭園很類似,不過琉球石灰岩和鐵樹的組合一看就是強烈的沖繩性格阿。琉球石灰岩+鐵樹+松樹是40%+40%的沖繩再加20%的日本。
殿內。琉球國王的王座。王座兩旁跟正殿外台階前一樣,立了兩根石製的龍柱,其他室內室外的梁柱和屋根也都看的到龍。不過首里城的龍稱為「蟒」,只有四爪,不同於中國皇帝的五爪金龍,象徵對中原政權的臣服。

逛著首里城內外時,總覺得隱約有一種「很空」的感覺。這並無關乎是保留至今或近年重建,也無關乎外觀華麗或簡單樸素,而是意識到一個曾經存在於這裡的國家,已經完全被抹滅,再也無從了,現在我逛的只是一個空殼。

一個無法捍衛自己生存的小國,到頭來只能任由外來政權交代自己的歷史。現代的日本算客氣了,雖然實質統治著沖繩,但不只復原了原本已經毀滅的古蹟,對於歷史的陳述也沒有念咒般的複誦著「沖繩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被中華民國統治的台灣,又是如何呢?同情沖繩之餘,我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比沖繩還可憐可悲多少倍?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沖繩的神社] 不往奇怪的地方鑽旅行就不好玩 末吉宮

要去末吉宮,搭單軌電車到市立病院前然後步行似乎是最快的方式。出了車站,直接往北穿過住宅區的巷弄到達山腳下,然後開始爬山。

爬上去以後往東走。最開始是平坦的水泥路,路邊還看得到櫻花樹,公共廁所,販賣機,幾乎還算不上山路,只是地勢比較高的一般道路而已。

但是走著走著水泥路就不見了,周遭變成了茂密的樹林,地面也變成土石。走了一陣子,看到了社號標。
然後接下來是看起來更可疑的山路。
繼續走下去,經過了一棟疑似社務所的小木屋,接著就看到了用琉球石灰岩砌成的基壇。拱門和圓弧狀的轉角,有種琉球式城堡的氛圍。
琉球八社之一的末吉宮和普天滿宮一樣以熊野權現為祭神,建立時間也相近。只是末吉宮的歷史比起普天滿宮來的坎坷許多。

明治政府併吞琉球王國,設沖繩縣之後,琉球八社之中只有波上宮獲得官幣小社的社格。其他的七社由於神職制度,祭祀方式和信眾組織都和內地存在許多差異,而且受到傳統信仰琉球神道的影響極深,因此都不被列入社格,失去了來自官方的經濟支持。
除了原本就香火鼎盛的普天滿宮以外,其餘的六社幾乎都難以存續下去,一個個陷入荒廢。雖然1936年本殿被指定為國寶,但其實在那個時候末吉宮已經完全是腐朽至近乎毀壞的狀態了。沖繩戰時,末吉宮遭到砲擊,終於被完全摧毀。

到戰後重建時,已經是1972年了。拜殿採用了在神社建築中少見的「懸造」,對,就是京都清水寺那種
當我參拜完在神社周遭鑽來鑽去時,有個穿著便服的中年女人-猜測應該是管理這裡的神職吧-來到台階前盤腿而坐,口中背誦起咒文來,祭祀方式跟內地有很大的不同,不知道是不是琉球神道的方式。
周圍是這樣,很棒的蠻荒感。雖然內地的神社也經常被樹林包圍,但是沖繩和內地的生態環境與植被都不同,構成的氛圍也有很大的差異。
 連岩石都不同。琉球最常見的是由珊瑚礁和貝殼堆積而成的琉球石灰岩。
對拉,這裡確實會讓人想起墾丁。不過,也讓我想起多年前在北投山中尋找弘法大師岩的經驗。一方面是因為都是在隱密的山裡,另一方面是,我都在爬到山上以後劇烈的想要大便......

幸好剛剛有看到公共廁所。逛到差不多以後就立刻衝下去~~~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沖繩的神社] 沖繩最初神社 普天滿宮


從那霸市區騎車走國道58號線往普天間騎約30分鐘,就可以到達普天滿宮。這裡是宜野灣市唯一的神社,也是琉球史上第一所神社。

社名很容易讓人誤會,我也是來到了才知道,「普天滿宮」不是天滿宮,祭神不是菅原道真。普天「滿」與這裡的地名普天「間」只是同音異字而已。
在神社建立之前,人們就已經在這裡的鐘乳石洞窟內祭祀包括日神、龍宮神等琉球古神道的諸神。十五世紀時,統治琉球王國的第一尚氏王朝引進了熊野三山的權現信仰,也包容了原本的琉球祭神,建立了普天滿宮。

估計也是戰後重建的社殿。雖然屋瓦一樣具有沖繩獨特的色彩,但是建築整體是比波上宮更正統的日本神社樣式。雖然這樣說對沖繩很失禮,但是果然還是這種樣式我看比較習慣啦~
前面有講到普天滿宮是從洞窟內的祭祀開始發跡的,現在洞窟內依然設立有一座奧宮。

參拜後去拜殿旁邊授与所跟巫女說要參觀洞窟,這時已經有看似內地來的一家人登記完在一旁等了。一起等了幾分鐘以後,巫女拿了鑰匙帶著我們從拜殿側面的走廊進去。

也近距離看到了在正面看不到的正殿。
出了走廊後巫女用鑰匙打開一道不鏽鋼門,帶我們走過一段隧道。出了隧道以後,就進入了洞窟內,密密麻麻的鐘乳石從洞窟的上方垂下來,讓我這種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有點癢癢的不舒服。
雖然是在山洞內,但是因為燈光打很亮,一點也不陰森,所以也不太有神祕感。奧殿就在不遠處,面對著洞口。
還在裡面鑽來鑽去的時候,內地一家人已經出去了,幸好隧道的門沒被鎖起來~~

這裡的地名是普天間,應該有許多人對這個地名有印象。坐落在普天滿宮社域後方的就是米國海軍陸戰隊的普天間機場。這座佔有宜野灣市近25%的土地的基地,周遭緊鄰的全是住宅和文教區,長年來一直是當地居民的陰影。
噪音、汙染和墜機事故以及1995年發生的士兵性侵女童案使當地民眾發動了抗爭, 逼使日美兩國組成了調查委員會,研議將普天間機場搬遷至名護市的邊野古沿岸,但是此舉一樣受到了沖繩人的反對。


畢竟對在二戰中經歷了人間地獄般摧殘的沖繩來說,美軍基地的存在就是二戰傷痛的遺緒。只要美軍還在沖繩一天,沖繩的戰後就永遠沒有結束。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沖繩的神社] 琉球國一之宮 波上宮

比起內地,沖繩的神社和佛寺十分稀少。對曾為獨立王國,至明治時代才併入日本的沖繩來說,神道和佛教這些外來宗教的影響力似乎遠不及傳統的御嶽信仰。

沖繩開始有神社是在十五世紀,隨著日本佛教傳入琉球王國時,隨著八所官寺一起建立的,稱為琉球八社。

這趟參拜的第一所是那霸市區內的波上宮,琉球八社之中唯一一座在併入日本後被賦予社格的官幣小社。波上宮建在海邊的一座斷崖上,面積不大,看點不算多,不過必須一提的是有位巫女非常正。

雖然是神社,但是還是到處都充滿了濃厚的沖繩色彩。守護在拜殿兩旁的狛犬以沖繩獅子代替。
拜殿更是如此,屋頂上用的是上釉的沖繩赤瓦,而不是內地常見的黑瓦、銅瓦或檜皮葺之類的材質。赤瓦大概也是造成沖繩與內地在視覺上差異的最大元素,在沖繩的這一周間,我完全沒看到內地隨處可見的黑瓦,傳統建築幾乎全用赤瓦。

不過波上宮也是在沖繩戰被摧毀後,戰後重建才成為這種充滿在地色彩的形象,戰前的樣式跟內地的神社沒有太大的差異。
↑這種low感我很喜歡,ㄆㄆ。神社旁邊下去有塊波之上海灘,雖然腹地不大,而且海灣中還有高架道路穿過,看不到多少海景,但還是很多人來乘涼放鬆的地點。
在海灘上玩的女子高生,還做一堆怪動作搞笑梗都不管後面堤防上坐一堆歐吉桑在看,超青春。

旁邊的懸崖上就是波上宮。
海灘後方的草坪上,立著這一座大理石碑,碑文的標題是「給後來的你們」。

「現在我們的安定是建立在眾多先人的犧牲之上。不要忘記,許多尊貴的生命,為了守護祖國而在這沖繩之地凋落;先人們所亟欲守護的,是現在我們的尊嚴和笑顏,所以不要哭泣,請在此展露笑顏,然後我們將繼續守護後來的你們的尊嚴和笑顏...」
大意是這樣。

沖繩是二戰時日本本土唯一一塊經歷過陸上戰的悲劇之地。有著如此慘烈的集體記憶,因此在許多地點,都可以看到這塊土地對過往歷史的檢討與對和平的渴望。不過同樣是誓言追求和平,右和左的tone就是差得這麼明顯。

這座碑,算是靠右的。至於左的,之後還會一直看到。
緊鄰著波上宮的佛寺就是當初與波上宮併立創建的官寺護國寺。境內有許多鎮魂碑,紀念在沖繩戰中犧牲的民間人士。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一座,與沖繩戰無關,卻與台灣有關,牡丹社事件的遭害者之墓。

明治時代,來自琉球王國宮古島的船隻因為海難被沖到台灣,船員多人被原住民出草。日本派遣西鄉從道率軍討伐台灣原住民部落後,清國在與日本交涉的條約中使用了「保民義舉」四個字 ,等於承認了日本對琉球的宗主權。
與波上宮只隔一條馬路就是那霸最主要的風俗區辻,泡泡浴店林立,滿路都是小弟在拉客。

然後我經過這邊時,看到簡直是社會寫實劇般的超經典場景!一個小弟揪著個老頭往外丟,踹一腳大罵:「二度と来るな!バカ野郎!」

好棒呀!黑道片都是演真的耶欸欸欸欸欸!

看到這種場景已經不枉費來這一趟了阿阿阿阿阿!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平成二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沖縄到着 : 交通

飛機上看到的離島被碧藍的海水包圍。去過日本也算滿多次了,但是第一次從空中看到這麼美的海與陸地。日本尚且如此,更不用講上次去香港時看到一片屎尿色的支那國土。
飛機從桃園起飛一個小時多後,在那霸空港落地,立刻被航空自衛隊包括F-15J在內的各機型陣列給大大的衝擊了。
這就是許多日本人口中的「日本らしくない日本」,不像日本的日本的沖繩給我的第一印象。日本人說「不像日本的日本」,許多台灣人則說比起日本更像台灣,實際上到底會是怎樣呢?
坐單軌電車前往那霸市區。

沖繩的大眾運輸並不算太方便,那霸市內有單軌電車,但是往市外就只能看班次等公車了,搭起來也不便宜,而且像我這種想跑些怪地方的也不是每個點都靠近公車站牌。
所以這趟,租了嘔多敗!選的店家是HONDA sports 池原,聽說台灣人幾乎全都是租這家,只要在網頁上預約,出發前去監理站申請好駕照日文譯本即可,租車費用滿五千以上還有免費送迎服務,店方會派車到指定的地點接你去店裡牽車,還車以後也會把你載回去。
雖然日本的車道左右跟台灣相反,但是靠左騎基本上是件立刻就可以適應的事,在沖繩騎機車其實沒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機車沒有車道的限制快車道也可以跑,也不需要待轉,大概只要注意多線道轉彎時要進入對應的車道而已。如果租125的話連付費的自動車道(相當於台灣的高速公路)都可以上,根本超爽。

沖繩的交通狀況非常好,雖然也是會有闖紅燈的行人,不過車輛的駕駛都開得很安全,不管在一般路上還高速公路上都會保持穩定的車速和行車間距,也不會用硬擠的方式超車,基本上路是幾線道車就是幾排,在這裡騎車上路遠比在台北有安全感,根本來到這裡才知道原來在台灣以外的地球上騎車可以這麼爽!

光就路況而言,我就覺得說沖繩「比起日本,更像台灣」是抬舉台灣了。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那霸的機車停車格很少(基本上沒有),租完騎回旅館後請向旅館人員詢問停車方式,騎出去逛街通常得找收費停車場,要不然就只能停路邊了。

如果固定住在那霸又要到北部景點,對我來說要騎個好幾鐘頭還是太累了,所以去美ら海水族館的時候還是搭巴士去。
我是在那覇市內靠近美榮橋的泊ふ頭旅客ターミナル(とまりん)搭那霸空港往運天港的やんばる急行巴士去水族館的。時間和停靠點可以看這裡。到水族館約兩小時車程,中間還會在休息站放尿約十分鐘,車資下車投就好,不用預先買票。
在沖繩的一周間都住靠近美榮橋站的Hotel Le blion Naha ,從agoda上訂的優惠價平均一晚1361台幣,比我住過內地的同價位旅館都寬敞而且採光好,附近好吃的和便利商店都很多,缺點大概只有冷氣遙控器太舊了有點失靈。總之,推薦。